2025年口腔修复:金属基托义齿稳定性与易折断部位解析
在2025年的口腔修复领域,活动牙齿基托的稳定性一直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尽管树脂材料性能的改进为基托提供了更多的抗折断能力,但金属加强仍然是确保基托强度的关键。本文将探讨基托容易折断的部位,并分析金属基托义齿的有效方法。
一、基托易折断的部位及金属基托义齿的有效方法
首先,了解基托容易折断的部位对于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易折断部位:
覆盖基牙:被覆盖的牙齿或牙根称为覆盖基牙。这些牙齿可以提供周围更多的牙周支持组织,从而尽可能多地得到功能性刺激,延长牙槽骨的吸收过程,并提高咀嚼效率。
金属烤瓷固定假牙:这种假牙外层为瓷层,内层为金属,既具有逼真的颜色,又具备金属的抗力效果,适合前后牙的修复。全瓷冠外观与真牙相似,一般不作桥体,仅作完修复。
接下来,我们探讨金属基托义齿的有效方法:
活动假牙:没有牙根,需要依靠基托和卡环固定在假牙上,比较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全口活动假牙虽然可以摘戴方便,但由于材料容易衰老、变形,造成活动假牙容易松动和脱落。
烤瓷牙:修复牙齿缺失时,需要将两颗邻牙磨小,然后做一个3颗的连冠烤瓷牙,两边的牙冠分别戴在磨好的邻牙上,中间的牙齿是整颗。这种固定桥的方式需要磨小两颗健康邻牙,对长远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二、附着体的基牙制备及印模方法
附着体的基牙制备:附着体的基牙制备有其特殊要求。例如,冠内精密附着体的基牙制备必须位于基牙冠内固有解剖形态,因此磨除牙体较多较深。冠外精密附着体的基牙制备则需考虑基牙的龈合高度,如按扣附着体的龈合高度至少6mm,双重冠附着体龈合高度至少5mm,栓道的龈合高度不少于5mm,磁性固位体的龈合高度不得少于4mm。
印模方法:对于一般性缺失,做精密附着体牙齿时,只要能准确取得牙与粘膜的解剖位置关系的印模即可。但对于游离端缺失,为提高牙齿基托的稳定性,减少基牙上的负荷,均匀分散应力,应取牙槽嵴功能压力状态下的印模。
三、覆盖牙齿的适应症
先天性口腔缺陷:如腭裂、部分牙先天缺失、小牙畸形、牙釉质发育不全以及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症等。若采用常规牙齿修复,难以解决牙齿的支持、固位及美观等问题。
后天性口腔病:如龋病、严重磨耗致牙冠大部分缺损或变短;伸长牙、低位牙、过度倾斜及错错位牙,严重影响咬抬或牙齿的戴人;严重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口内仅余留下前牙,而上前牙区牙合力较大。
对抗天然牙的抬力缺失:如能在远中端保留覆盖基牙,则可减少游离鞍基下沉,有利于近中基牙、牙槽骨以及软组织的健康。
适用于单颌全口牙齿:在乳牙的残根上放置可摘的间隙保持器,能有效防止因乳磨牙早失而造成的恒磨牙向近中倾斜、移位。
总之,在2025年的口腔修复领域,金属基托义齿的有效方法及基托易折断的部位仍然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的焦点。通过了解基托易折断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可以确保牙齿修复的效果和患者的口腔健康。